专科技术|我院开展全市首例婴儿支气管镜检查治疗术
5月10日上午10时,我院小儿呼吸内科支气管镜团队为一名先天性肺疾病、撤呼吸机困难的婴儿,成功实施了全市首例婴儿支气管镜检查治疗术。填补了我市儿科在电子支气管镜诊疗技术上的空白,标志着我院在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患儿系26+2周早产儿,出生体重1040g,目前诊断:1.先天性肺疾病,2.支气管肺发育不良(重度),3.急性肾衰竭,4新生儿脓毒症,5新生儿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6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7新生儿呼吸衰竭,8新生儿酸中毒,9高钾血症,10.低钠血症,11早产儿贫血,12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3.孕26+2周早产儿,14.极低出生体重儿,15.暂时性甲状腺功能低下。住院3月余,目前纠正胎龄37+3周,体重3500g,氧浓度高度依赖,呼吸耐受差,无法撤机,有支气管镜检查指征。
新生儿科主任瞿运萍及主管医师许伟向家属解释病情,建议行经支气管镜检查及灌洗术,并告知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风险及并发症,家属表示理解并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及严格的消毒措施下行支气管镜探查。本次探查由钟炜主任医师及刘莎护士长分别带领医疗团队及护理团队,李德优副主任进行实际操作。术中,发现患儿声带充血水肿,管腔较同龄儿狭窄,左侧主支气管中-重度软化,各支气管管腔内见多量粘稠分泌物。镜下诊断为左主支气管软化,支气管内膜炎,术中予肺泡灌洗治疗,吸出大量白色稠痰,并对支气管段进行了灌洗,留取灌洗液送检细胞学及抗酸染色检查。患儿术后生命体征情况良好。
【健康科普】新生儿及婴儿支气管镜检查技术主要针对怀疑存在气道畸形或阻塞、异常肺部放射学改变患者,怀疑先天性喉喘鸣、气管支气管软化、气管食管瘘等疾病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能够为此类危重疾病新生儿提供全新的检查救治方案。
电子支气管镜是一种作用于呼吸道的内镜技术,既是一种检查技术,也是一种治疗手段。镜体柔软细小,可以前后弯曲,在麻醉作用下,将气管镜经过鼻腔或口腔,进入气管、支气管,对呼吸道进行刷检、灌洗以及异物的取出,既可诊断疾病又可进行介入治疗,具有检查阳性率高、适应症广、且患儿痛苦小,并发症少等诸多优点。
电子支气管镜适应征:
1.重症肺炎、肺不张肺实变、肺间质性病变等;
2.原因不明的反复咳嗽及气喘;
3.喉部及气管、支气管发育异常:如先天性喉软骨发育不全,气管、支气管软化、狭窄;
4.支气管异物;
5.咯血;
6.吸入性肺炎、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
7.其他少见疾病: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肺泡蛋白沉积症、嗜酸细胞肺炎、特发性肺纤维化、结节病等。
随着新生儿及儿童电子支气管镜技术的开展,危重症新生儿及儿童救治能力将得到大大提升,将更好的为全市儿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驾护航!